成交量947935手,持仓量438890手,+1029。
东吴证 券认为,目前大尺寸玻璃溢价3元/平方米,公司新产能均能做大尺寸,产能规模占比超50%,将充分受益大尺寸。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认为,光伏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也是硅,只是比半导体硅的原材料纯度差一点,其产业特点跟半导体行业非常相似,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样尺寸产品的转换效率每年都在提高,设备的更新换代特别快,需要技术升级,因此光伏行业的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是同步进行的。
太阳能具备能源廉价属性的特点,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三季报显示,因研发项目增加,福莱特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76亿元,同比增加23.92%。资料显示,福莱特目前在手扩产计划包括,2020年5月末发行的A股可转债支持的凤阳第 一、二条1200吨/天生产线,在越南开发的2条1000吨/天生产线(其中,越南一线已于2020年12月份完成点火),通过A股非公开发行股 票补充的凤阳第三、四条1200吨/天生产线,以及2020年底公告的拟投建5座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组件玻璃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扩产同时,福莱特2020年12月31日公告与晶科能源签订光伏玻璃长期销售协议,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供给59GW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约141.96亿元(含税),约为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总资产(93.92亿元)的1.5倍,2019年总营收(48.07亿元)的3倍。刘继茂对《证 券日报》记者表示。
另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世界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1721GW,到205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4670GW,发展潜力巨大。福莱特2020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16.6亿元,同比增加109.20%至131.52%所以,我们看到,货币超发,而PPI并没有增加多少。
那么我想说,2021年,玻璃深加工产品的价格,将创历史新高。所以不放假的加工厂则会出现订单越来越集中,甚至可以坐地起价。其次,市场的需求量,不在于加工厂,而在于终端用户。还是回到这句话,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这是供给侧变革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讲,放心,明年的房价还会涨。
采购玻璃的是房地产商、汽车厂商和家电厂商。这将是2021年玻璃深加工企业的一种结局。我很赞成合肥玻璃协会,能对会员给予指导,出台深加工成品报价的指导价。所以,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研究的是,玻璃原片目前就是这个局面,作为玻璃深加工企业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想说,提前放假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所以,沿着这一逻辑,问题在于价格要向下游传递,让整体成品价格要实现价格上涨,让超发的货币在各个环节进行凝固而不造成基本生活用品的价格攀升。说的实话,大多数人都是将信将疑。当订单以及市场需求还比较旺盛的时候,部分工厂的放假,意味着把市场机会让给其他企业,这是一种放弃自己利益成全别人的奉献精 神,到头来,所有的订单只会向那些不放假的深加工企业集中那么回到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讲,目前玻璃原片的上涨,是不是因为玻璃产能的短缺、厂家的库存不足,包括终端需求旺盛综合因素造成的呢?那么这个局面,短期内能否改变呢?只要分析清楚这个原因,那么就能知道玻璃原片价格的未来走向。
错失机会,然后再到深信不疑。从这个角度讲,放心,明年的房价还会涨。
图片今年以来,不但玻璃,包括铁矿石、焦炭、铝材等所有大宗原材料都出现了从短缺到价格飙升的局面。商品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当订单以及市场需求还比较旺盛的时候,部分工厂的放假,意味着把市场机会让给其他企业,这是一种放弃自己利益成全别人的奉献精 神,到头来,所有的订单只会向那些不放假的深加工企业集中。所以不放假的加工厂则会出现订单越来越集中,甚至可以坐地起价。这种消息,除了挑拨原片厂家和深加工厂家之间的对立关系外,其他并无卵用。这也是我想说的,为什么2021年玻璃深加工成品价格会出现明显上涨的原因。其次,市场的需求量,不在于加工厂,而在于终端用户。疫情期间加上过年,3-4个月的库存玻璃厂家都扛过来了,那么,一部分地区的深加工企业放假45天,能改变多少目前原片厂家的低库存现状和供不应求的局面呢?又会把多少市场机会让给其他的深加工厂呢?。
这将是2021年玻璃深加工企业的一种结局。这是对会员的关心,更是在目前比较复杂的环境下,规范行业秩序,对整个深加工行业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责任担当。
深加工企业放不放假与原片价格会不会下跌,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这一点,深加工企业自己都不会回避。
图片回到开篇的那句话,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那么我想说,2021年,玻璃深加工产品的价格,将创历史新高。
所以对照来看,我们国内的玻璃深加工企业,有多少是往这个方向去发展和追求的呢?当然,对于大部分玻璃深加工企业,只能赚点辛苦的加工费。除了感情用事外,我们是不是该用大脑理智分析一下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呢?犹如我今年一直比较冷静地判断玻璃原片市场价格,不靠感情用事,而靠理智分析。这两天,朋友圈被深加工厂家放假的消息刷屏了。对于有想法的玻璃深加工企业,更主要的是应该考虑自己怎么做才能活下去,才能与别人活得不一样。
我很赞成合肥玻璃协会,能对会员给予指导,出台深加工成品报价的指导价。我在今年的文章反复强调过此事,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就是上游挤占下游,且上游大多数处于垄断行业,财政归属国有。
疫情期间,玻璃原片价格跌到60元/重箱,为什么深加工企业不补贴玻璃原片厂家呢?现在玻璃短缺,为什么不允许玻璃原片涨到120元/重箱呢?现在全国闹气荒电荒。加工厂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说的实话,大多数人都是将信将疑。经常看我文章的人,一定知道,今年玻璃原片价格的走向,一直按照我的预测在走。
玻璃原片价格也许会跌,但是2021年不会出现这种局面。同行的低价竞争,以及终端的成品价格提不上去。所以,我们看到,货币超发,而PPI并没有增加多少。玻璃深加工行业盈利模式的矛盾点,在于深加工企业同行和下游客户端。
采购玻璃的是房地产商、汽车厂商和家电厂商。玻璃深加工企业需要整合,更需要团结。
当一部分加工厂放假的时候,终端用户急于订单完工或者交工,只会加价采购。所以,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研究的是,玻璃原片目前就是这个局面,作为玻璃深加工企业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想说,提前放假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LNG的价格从夏季的2300元/吨涨到目前的11900元/吨,相当于天然气价格从1.82元/m3涨到9.44元/m3,在气荒的北方玻璃厂家,如果全部使用LNG,相当于一重箱玻璃成本上涨76.2元,如果使用三分之一的LNG,成本也上涨近22元/重箱,试问,作为下游的原片厂家,能否跟上游中石油博弈呢?如果原片厂家不想关停,这个成本的消化,是不是应该向下游传导?燃料成本上涨22元,玻璃原片价格能不能一次上涨3-5元/重箱。为的是,强化国防,做到厉害了,我的国。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